建筑設計理念的發展和窗戶系統技術以及機械和材料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建筑五金的范疇也從傳統簡單的形式向功能性、專用性發展。門窗將更具有生機,節能系統、采光系統、通風系統與門窗的聯系將使五金件具有更準確的功能特性,以及與門窗各相關系統良好的適應性。
各種各樣的五金系統應運而生,如市場常見的形式:外平開五金電動閉門器、內平開五金聯動閉門器、內開內倒五金、中懸窗五金(垂直懸轉)、中懸窗五金(水平旋轉)、外懸窗五金、推拉五金、外平推五金、內傾平滑側移五金、電動五金、智能化電動五金、折疊開啟五金、提拉五金、通風換氣裝置等等。
下面就門窗通風換氣功能作一分析,就可見門窗五金的前景方向及其多樣化。2002年版的《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冊》要求“門窗開啟時室內應有穿堂風的條件,室內90%以上的空間應能實現自然通風”(必備條件)。2001年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編寫的《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中要求“住宅的居住空間應能自然通風,無通風死角”,“應防止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制止室內空氣中的病原體和有害物質的侵害。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調期間,應有室內新鮮空氣交換和補充設備”。
上述要求所表明的就是充分利用自然通風,而門窗的通風就需要配套安裝的五金件控制窗扇的開啟方向來調整風向、風速和進風量,其副作用就是熱量損失,增加建筑能耗負擔,以及空氣夾帶的雜質和蚊蠅進入室內等。冬夏兩季,室內溫度隨通風迅速變化,夏天冷空氣泄露導致室內升溫,冬天則導致室內熱量迅速和大量散失,室內外空氣流動伴隨的熱量變化是導致能耗的重要原因,大致占建筑能耗的20%左右。
考慮到通風時間因素,窗戶的開啟扇往往是即時開啟和關閉的,如果采用有過濾裝置的窗式通風換氣五金設計,雖然及時通風效果不明顯,但可持續通風換氣,而且室內溫度遲緩變化,更適應舒適性和健康性的需要。因此窗戶通過五金系統的組合精心設計,從而可以實現良好的自然通風效果。